[臨床藥學] 常見迷思 氣喘吸入劑用完了嗎?別再丟水裡了 (Don't Check Asthma Inhaler by Sinking into Water)

▲這也是一個洩漏年齡的故事,吸入劑丟到水裡。 好久好久以前,教科書上依稀寫道,呼吸道疾病病人常用的「吸入劑」,要怎麼測試還剩多少藥量呢?請搬來一盆水,把他丟進去 (就像上圖)。 曾經,考試還考過,垂直的代表還有多少藥量?歪45度角的還有多少藥量? 天阿...

▲這也是一個洩漏年齡的故事,吸入劑丟到水裡。


好久好久以前,教科書上依稀寫道,呼吸道疾病病人常用的「吸入劑」,要怎麼測試還剩多少藥量呢?請搬來一盆水,把他丟進去 (就像上圖)。

曾經,考試還考過,垂直的代表還有多少藥量?歪45度角的還有多少藥量?

天阿!時到今日,還是有這樣的迷思,利用漂浮測試 (floating test) 來看吸入劑剩多少藥量。

“浮力測試剩餘藥量,既不準確也不一定對”

▲現今大多數吸入劑有「計數器」,可以直接顯示殘餘藥量。


確實,早期吸入劑沒有計數器 (counter),大多數只能依靠「感覺變輕了」或是「噴不太出氣體」了,來判斷殘餘藥量。

但這樣也不準,因為很可能「藥已經用完了」但還噴得出氣體。

所以有人發明了這個做法,把吸入劑 (當時指的是壓力定量吸入器,也就是所謂的MDI) 丟到水裡,利用浮力,來看剩下多少藥量。

其實,古老以前就有研究顯示,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也不準的,因此,這個做法早就被「拋棄了」。

更何況,許多乾粉吸入劑 (dry powder inhaler, DPI) 是不適合碰水的,他沒有IP68防塵防水,請不要把它丟到水裡。

建議可以這樣做:

(1) 請先搞清楚一瓶可以噴多少次:通常在瓶身或外盒上有寫,例如

120 dose = 可以噴120次,也就是一瓶有120個劑量。

所以如果醫師請您一天噴兩次,一次按一下,則這瓶可以用120除以2 = 60天。

編按:以上適用於「每日保養用」的吸入劑,如果是「急用的」,可以根據醫師指示的「需要時用量」計算,但如果真的「急用的」使用的如此頻繁,請與醫師聯繫喔!

(2) 請拿一次麥克筆 (不要太粗,吸入劑很小瓶),將啟用日期 (或你習慣看用到何時) 寫在上面。

寫上 2017/9/25 開。

(3) 如果吸入劑上有計數器,使用前請看一下計數器還「剩多少」喔。

有計數器,請看計數器。

編按:不是每一種吸入劑都是用「計數器」呈現,部分產品 (如Spiriva Respimat) 會配合「指標」當指標落到紅色區域,代表快用完了。

“吸入劑很多種,我拿到的到底是哪一種


▲就跟iPhone一樣,吸入劑也有演進史。


從最早的壓力定量吸入劑 (MDI),之後研發出不須推進劑的乾粉吸入劑,例如俗稱的「胖胖魚 (Accuhaler)」,到旋轉式的Tubuhaler。

之後率續推出計數器視窗加大 (如Ellipta吸入劑)、比較不費力 (如Breezhaler) 等,都是吸入劑的演進史。

不要再用「丟到水裡」測試還剩多少吸入劑藥量囉!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