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臨床藥學] 貝爾氏麻痺藥物治療 (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Bell's Palsy)

▲ 貝爾氏麻痺 (Bell's palsy)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半邊面部麻痺。 2016/8/25 更正:大圖中的「萊姆病 (Lyme disease)」屬於細菌感染,非病毒,特此更正! 貝爾氏麻痺 (Bell's palsy) 是一種影響第七對顱神經 (...

貝爾氏麻痺 (Bell's palsy)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半邊面部麻痺。

2016/8/25 更正:大圖中的「萊姆病 (Lyme disease)」屬於細菌感染,非病毒,特此更正!

貝爾氏麻痺 (Bell's palsy) 是一種影響第七對顱神經 (顏面神經) 的週邊神經病變。號發於15~45歲成人,突發性的症狀通常會讓人嚇一大跳。

每年每10萬人約有11至40人罹患這種疾病,除了體質特異性 (idiopathic),部分被認為與感染有關,例如泡疹病毒,或萊姆病 (Lyme disease)

"早期投與類固醇可以增加完全恢復機率"

病毒感染,大部分治療通則都是"快狠準",希望在發病初期 (48小時內) 投與治療藥品,類固醇是治療貝爾氏麻痺最常用的藥品。


最常用於治療貝爾氏麻痺 (Bell's palsy) 的藥品是類固醇與抗病毒藥品。

病人突然半邊臉癱瘓,無法挑眉、做面部表情、甚至會流口水,這對從來沒有遇過的病人來說,是非常難適應的,如果是我,只想找一個地方躲起來吧。

早期使用類固醇,中等品質證據告訴我們可以顯著增加完全恢復的機率 (意思是部分病人並無法完全恢復)。

"類固醇加上抗病毒藥品,效果更好,但證據品質低"

除了類固醇外,加上抗病毒藥品會不會更好? 根據2016年一篇刊登在JAMA的系統性綜論,8項隨機分派研究,共1315位貝爾氏麻痺病人,比較類固醇加上抗病毒藥品對完全恢復的影響。

結果顯示

"類固醇加上抗病毒藥品,可以顯著降低未完全恢復機率"

但這項證據的品質並不佳,收納研究多有偏誤風險、且估計值不精確,只能列為"低品質證據"

研究中使用的抗病毒藥品包括口服acyclovir、valacyclovir、famciclovir,但因acyclovir服藥次數多 (一天要吃到五次),多改用後面兩個抗病毒藥品囉。

資料來源:Antiviral Agents Added to Corticosteroids for Early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Acute 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ralysis (Bell Palsy).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